报名咨询电话
7478709 7478702
幼儿园标志着,孩子离开我们踏入社会。家长一定要从内心接受:孩子上学要经过这个过程,这是一个正常的过程,普遍的现象,无论你孩子的情绪多大大,你都得学会接受。这对父母和孩子来说都是一个小考验。
家长如何安抚宝宝的分离焦虑情绪?这里分享3个实用的方法。
建立一个告别形式
这一点很关键,千万千万不要溜走,相反要花时间和宝宝建立一个告别形式。
有的妈妈一出门,孩子就大哭,于是长辈就会让她偷偷溜走。这是千万要不得的,这也许短期有用,孩子暂时不哭了。但等孩子明白过来是怎么一回事后,下次就会更黏着妈妈,更不让妈妈走,因为她知道现在不黏着,妈妈就会突然不见的。因此,建立一个说再见的形式特别重要。
1岁半以后的孩子基本上有点“小大人”的感觉了,在告别形式里给予孩子一些责任,他们就会更加容易接受“妈妈要离开”这个事实。
比如,妈妈出门时,爸爸可以带着孩子送妈妈到门口,妈妈和宝贝亲亲说再见,同时,在说一句:你能帮妈妈关门吗?这一个小小的任务,就会让宝贝觉得自己身负重任,就会更加容易让她面对分离这件事。
明确告知妈妈什么时候会回来
一般,在妈妈了解了宝宝幼儿园的时间安排后,可以和宝宝约定什么时候来接。比如,下班后接孩子,但不要简单说,“到晚上六点半,妈妈就回来了”。
因为对于3岁左右的孩子,六点半这个时间点太抽象了。可以具体到“等你吃完零食后,妈妈就回来了。”每次分开时就和宝贝说,“等你吃完零食,妈妈就会来接你。”这样一个具体的安排会让孩子更有盼头,也就更能接受。
同时,妈妈一定要准时。妈妈说话是算数的,这也就是不断地在给TA吃定心丸,妈妈一定会回来的。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觉得难得晚一次没关系的,即使一次的打破承诺,都会让他们出现反复。
平时多讲小故事
妈妈也可以在入园前1个月,在心里上帮助宝宝建立分离的概念,在陪孩子玩耍的时候,通过讲故事不断输入重复,妈妈和她道别,妈妈一定会回来这件事。
比如可以用小房子积木来模拟学校,宝贝明天要去上学了,我们一起坐校车,滴滴~校车就开到了学校,我们一起下车,你就会看见Jucy老师。妈妈就会和宝贝说,再见,宝贝(做挥手状),宝贝也会和妈妈说,再见,妈妈!
可是宝贝很舍不得妈妈,不想让妈妈走,这时宝贝就对自己说,没关系,妈妈会回来的。我会和老师同学玩,等我吃完零食,妈妈就回来了。等宝贝吃完零食,妈妈果然就回来了。妈妈看到宝贝,就给宝贝一个大大的拥抱,告诉宝贝,妈妈离开后永远会回来的!
这不但会让孩子更好做好分离的准备,对于安抚孩子情绪也是很有帮助的。
当然,爸爸妈妈也可以借助一些绘本,与孩子共读,让孩子通过故事、图画来了解有趣的幼儿园生活。
这类型的绘本有很多,例如:《我爱幼儿园》、《幼儿园的一天》、《魔法亲亲》、《妈妈心,妈妈树》等等。
02调整作息生活习惯
一般来说,从开学前一两周开始做准备。
但对孩子来说,作息不仅仅是睡眠本身,更是生活习惯的调整。
不要小看了作息对孩子的影响,入园焦虑根源就是改变的环境和改变的生活习惯。对于小孩子来说,他们需要花费额外的精力去明白和适应接下来的改变。
因此,非常建议大家先去了解大概的幼儿园活动安排,从开学2周前,在家慢慢调整,可以先调整孩子的起床和入睡时间,然后调整吃零食和午餐的时间。
03预热校园生活
可以经常带孩子到家附近的幼儿园或者已经确定未来要去的幼儿园里参观,观看别的小朋友做早操、玩游戏。
让孩子知道每个小朋友都要上幼儿园,那是一个美丽、好玩、快乐的地方。而不是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突然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去。
如果有条件,可以让孩子在要上的幼儿园上几次亲子课,再过度到适应课,甚至暑期提前让孩子入园,都是可以的。
让孩子提前熟悉幼儿园环境,增加与老师间的熟悉程度和亲近感,而不是到九月了跟其他孩子一起扎堆去幼儿园哭泣。
不管怎样,我们都要相信老师和学校,相信孩子们的适应能力,给他们足够的支持和鼓励,相信宝贝们很快就能适应幼儿园多姿多彩的生活啦。
上一篇:怎样选择幼儿园